作为新质转型的关键领域,能源转型正通过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全面改革,推动其关联的千行百业加快迈向数字化和绿色化可持续。于是,为了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为新质转型提供澎湃动力,以“‘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为主题的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近期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据了解,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是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的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本届赛事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05所高校的2646个团队报名,经过初赛和复赛后,则仅有83所高校的169个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
值得注意的是,华南理工大学作为这场赛事的“东道主”,同时也是参赛高校之一。其不仅全力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更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为历届最好成绩,且所有奖项均来自该校电力学院学子。
而这一亮眼成绩不仅展现了华工电力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创新能力,更印证了该学院在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上的前瞻性——正是其独特的育人体系,为学生在高水平赛事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毕竟,华工电力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一直紧扣“产教融合”与“创新实践”两大核心特色。电力学院一方面,通过打造院士学术讲堂、特高压换流站参观等产教融合课堂,将产业前沿资源与学术理论教学相融合,让学生接触行业顶尖知识与实际场景,构建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生态,提前熟悉行业运作逻辑。
另一方面,该学院依托南方电网开展大湾区智能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等创新实践,把人才培养嵌入区域能源电力发展需求,让学生在真实产业课题中锻炼,既强化专业技能,又培养契合行业未来方向的创新思维,助力学生成长为懂理论、能实践、善创新的电力领域优质人才,为行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远的暂且不提,就以南方电网2025年的校园招聘为例,其校招提前批次共录取2064人,而录用人数最多的高校便是华工,以368人的人数高居榜首,占比超过17%,妥妥的“电力黄埔”。
而且,从南方电网2025年提前批录取的整体情况来看,这些毕业生既有顶尖学府的佼佼者,也有来自特色鲜明高校的优秀人才,说是电力行业的一次“人才盛宴”也不为过。而华工能在这份名单中以绝对优势领先,不仅彰显了该校在电力行业的影响力,也反映了其毕业生在电力领域的广泛认可力。
从全国赛事的满堂彩到行业校招的“领先榜”,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能源转型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该校电力学院以“产教融合”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以“创新实践”对接行业前沿需求,既让学生在赛事中崭露头角,更让毕业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配资炒股开户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